Metabolism and Energy Balance

代谢和能量平衡

新陈代谢和能量平衡是营养学和生理学中影响体重、健康和整体幸福感的基本概念。本文探讨基础代谢率 (BMR) 及其影响静息能量需求的因素,深入探讨体重管理中“卡路里摄入量与卡路里消耗量”的概念,并分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在能量产生中的作用。

人体需要能量来执行所有生理功能,从细胞过程到身体活动。新陈代谢涵盖维持生命所需的所有生化反应,包括分解营养物质产生能量的分解代谢反应,以及利用能量合成复杂分子的合成代谢反应。了解新陈代谢和能量平衡对于控制体重、改善健康状况和预防慢性疾病至关重要。

基础代谢率(BMR):影响静息能量需求的因素

基础代谢率的定义

基础代谢率 (BMR) 是指在中性温带环境中静息状态下,即吸收后状态(即消化系统处于非活动状态,需要禁食约 12 小时)所消耗的能量。BMR 代表维持身体机能(包括呼吸、循环、细胞生成、营养物质处理和体温调节)所需的最低能量。

影响基础代谢率的因素

有几个因素会影响个人的 BMR:

  1. 年龄
  • 随着年龄增长,代谢率下降:由于肌肉质量的损失和荷尔蒙的变化,BMR 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1. 性别
  • 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男性的 BMR 通常高于女性,因为男性的肌肉质量更大且体脂百分比更低。
  1. 身体成分
  • 瘦肌肉质量:肌肉组织的代谢活性高于脂肪组织。肌肉质量越高的人,基础代谢率(BMR)也越高。
  • 脂肪量:虽然脂肪组织的代谢活性较低,但整体身体尺寸也会影响 BMR。
  1. 遗传因素
  • 遗传代谢率:遗传因素会影响代谢率,影响一个人在静息状态下燃烧卡路里的速度。
  1. 荷尔蒙的影响
  •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 (T4) 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调节新陈代谢。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基础代谢率 (BMR) 升高,而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基础代谢率降低。
  • 其他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和性激素也会影响 BMR。
  1. 环境温度
  • 体温调节:暴露在寒冷的温度下会增加 BMR,因为身体会消耗能量来维持核心温度。
  1. 生理状态
  • 怀孕和哺乳:由于能量需求增加,怀孕和哺乳期间 BMR 会增加。
  • 疾病和发烧:当身体抵抗感染时,BMR 可能会因疾病或发烧而升高。
  1. 营养状况
  • 饥饿与禁食:长时间禁食或严重的卡路里限制会降低 BMR,因为身体会保存能量。
  • 饮食引起的产热:食物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会稍微增加BMR。

测量基础代谢率

BMR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测量:

  • 间接量热法:测量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产生量来估算能量消耗。
  • 预测方程:哈里斯-本尼迪克特方程等公式根据年龄、性别、体重和身高估算 BMR。

卡路里摄入与卡路里消耗:了解体重增加、减少和维持

能量平衡方程

  • 能量摄入:通过食物和饮料消耗的卡路里。
  • 能量消耗:通过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产热燃烧的卡路里。
  • 能量平衡:当能量摄入等于能量消耗时,体重就能维持。

体重增加

  • 正能量平衡:摄入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会导致体重增加。
  • 过剩的卡路里:以脂肪形式储存在脂肪组织中。
  • 导致过度消费的因素:高热量饮食、久坐的生活方式、心理因素。

减肥

  • 负能量平衡:消耗的热量少于消耗的热量,从而导致体重减轻。
  • 储能利用:身体利用脂肪储存来获取能量。
  • 创造热量缺口的方法
    • 饮食变化:减少热量的摄入。
    • 增加体力活动:增强能量消耗。

体重维持

  • 平衡收入和支出:通过匹配卡路里消耗和能量需求来实现。
  • 生活方式因素:定期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维持体重。

能量平衡的挑战

  • 代谢适应:限制卡路里摄入期间,身体的新陈代谢可能会减慢,使减肥更加困难。
  • 食欲调节:生长素释放肽和瘦素等激素会影响饥饿感和饱腹感,从而影响卡路里的摄入量。
  • 环境和行为因素:高热量食物的可及性、份量大小和饮食行为都会影响能量平衡。

宏量营养素的作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在能量产生中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

在能源生产中的作用

  • 一次能源:碳水化合物是人体首选的能量来源,尤其是对大脑和高强度运动时。
  • 葡萄糖利用: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用于细胞呼吸产生 ATP。

碳水化合物的种类

  • 简单碳水化合物:单糖和双糖(例如葡萄糖、果糖、蔗糖)。
  • 复合碳水化合物:多糖(例如淀粉、糖原、纤维)。

贮存

  • 糖原:多余的葡萄糖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以满足短期能量需求。
  • 转化为脂肪:过量摄入会转化成脂肪长期储存。

蛋白质

在能源生产中的作用

  • 二次能源: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储存不足时用于提供能量。
  • 氨基酸: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可以进入代谢途径产生 ATP。

主要角色

  • 构建块:对身体组织、酶、激素和免疫功能的合成至关重要。
  • 肌肉修复:对于运动后的肌肉恢复和生长至关重要。

脂肪

在能源生产中的作用

  • 集中能源: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相比,每克脂肪提供的能量是其两倍多(9 kcal/g 对 4 kcal/g)。
  • 脂肪酸氧化:脂肪酸经过β氧化产生ATP,尤其是在低强度、长时间的活动期间。

脂肪的种类

  • 饱和脂肪:存在于动物产品中;过量摄入与健康风险有关。
  • 不饱和脂肪:包括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有益于心脏健康。
  • 必需脂肪酸:Omega-3 和 Omega-6 脂肪酸对于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贮存

  • 脂肪组织:人体的主要能量储备;脂肪储存在脂肪细胞中。

宏量营养素的相互作用

  • 能源系统:身体会根据供应情况和能量需求,利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组合来获取能量。
  • 代谢灵活性:能够根据代谢需要在燃料来源之间切换。

均衡摄入宏量营养素的重要性

  • 最佳健康:充分摄入所有常量营养素可支持生理功能。
  • 饮食建议:根据个人需求、活动水平和健康目标而有所不同。
    • 碳水化合物:占每日总热量的45-65%。
    • 蛋白质:占每日总热量的10-35%。
    • 脂肪:占每日总热量的20-35%。

了解新陈代谢和能量平衡对于控制体重和优化健​​康至关重要。基础代谢率 (BMR) 代表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基线能量需求,而能量平衡方程则解释卡路里摄入和消耗如何影响体重的增加、减少或维持。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在能量生成和整体健康中发挥着独特而又相互关联的作用。满足个人能量和营养需求的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代谢健康,并预防慢性疾病。

参考

注意:所有参考文献均为同行评审期刊、教科书和政府出版物的权威来源,以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1. McArdle, WD、Katch, FI 和 Katch, VL (2015)。 运动生理学:营养、能量和人体表现 (第 8 版)。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 Roberts, SB, & Rosenberg, I. (2006).营养与衰老:随着衰老,能量代谢调节的变化。 生理学评论,86(2),651–667。
  3. Arciero, PJ, Goran, MI, & Poehlman, ET (1993).女性的静息代谢率低于男性。 应用生理学杂志,75(6),2514–2520。
  4. Speakman, JR, & Selman, C. (2003).体力活动与静息代谢率。 营养学会会刊,62(3),621–634。
  5. Bouchard, C. 等 (1989)。同卵双胞胎对长期过度喂养的反应。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自然》杂志,322(21),1477–1482。
  6. Mullur, R., Liu, Y.-Y., & Brent, GA (2014).甲状腺激素代谢调节。 生理学评论,94(2),355–382。
  7. Wijers, SLJ 等 (2011).非原生环境中的环境温度和人体能量代谢。 肥胖评论,12(10),771–785。
  8. Butte, NF, & King, JC (2005).怀孕和哺乳期间的能量需求。 公共卫生营养,8(7a),1010–1027。
  9. Keys,A.,等人(1950 年)。 人类饥饿的生物学. 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
  10. Westerterp, KR (2004).饮食诱导的产热作用。 营养与代谢,1,5。
  11. Compher, C. 等 (2006). 成人静息代谢率测量的最佳实践方法:系统评价。 美国饮食协会杂志,106(6),881–903。
  12. Harris, JA, & Benedict, FG (1918). 人类基础代谢的生物统计学研究。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4(12),370-373。
  13. Hill, JO, & Peters, JC (1998).环境对肥胖流行的贡献。 科学,280(5368),1371–1374。
  14. Doucet, É. 等 (2001). 减肥过程中适应性产热作用存在的证据。 英国营养学杂志,85(6),715–723。
  15. Klok, MD, Jakobsdottir, S., & Drent, ML (2007).瘦素和生长素释放肽在调节人类食物摄入和体重中的作用:综述。 肥胖评论,8(1),21-34。
  16. Cermak, NM, & van Loon, LJC (2013).运动期间碳水化合物作为增能辅助剂的应用。 运动医学,43(11),1139–1155。
  17. Ivy, JL, & Kuo, CH (1998).运动过程中骨骼肌葡萄糖转运的调节。 斯堪的纳维亚生理学报,162(3),201–214。
  18. Wolfe, RR, & Miller, SL (1999).氨基酸利用度控制蛋白质代谢。 糖尿病、营养与代谢,12(5),322–328。
  19. Jeukendrup,A.,&Gleeson,M.(2010)。 运动营养:能量产生和表现简介 (第二版)。人体运动学。
  20. Kelley, DE, & Mandarino, LJ (2000).胰岛素抵抗中人体骨骼肌的燃料选择:重新审视。 糖尿病,49(5),677–683。
  21.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和美国农业部。(2015 年)。 2015–2020年美国人膳食指南 (第 8 版)。检索自 https://health.gov/dietaryguidelines/2015/guidelines/

← 上一篇文章 下一主题→

返回顶部

    返回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