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iovascular Training

心血管训练

心血管训练,通常被称为心肺运动或有氧运动,是身体健康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涉及大肌肉群的持续运动,增强心脏、肺和循环系统的功能。本文深入探讨了各种形式的心血管训练,包括跑步、骑自行车和游泳等有氧运动,以及高强度间歇训练 (HIIT) 和短跑等无氧训练方法。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心血管训练对心脏健康的深远益处及其在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 (CVD) 仍然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约有 1790 万人因此死亡。定期进行心血管训练已被证实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相关风险因素的有效策略。通过改善心肺功能,人们可以增强整体健康水平,延长寿命,并提高生活质量。了解不同类型的心血管锻炼及其具体益处,对于设计符合个人需求的有效健身计划至关重要。

  1. 有氧运动:跑步、骑自行车、游泳

有氧运动的定义

有氧运动是指持续、有节奏的身体活动,依靠氧气利用来产生能量。这类运动可以提高心率和呼吸频率,从而改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效率。

跑步

概述

跑步是最容易进行的有氧运动之一,只需要很少的装备,适合各种健身水平。

好处

  • 心肺健康:增强心肺功能,增加氧气吸收量(VO2 max)。
  • 体重管理:燃烧大量卡路里,有助于减肥和保持体重。
  • 骨骼健康:承重特性可强化骨骼并降低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 心理健康:释放内啡肽,减轻抑郁和焦虑症状。

注意事项

  • 受伤风险:可能造成过度使用损伤,如胫骨疼痛或膝盖疼痛;合适的鞋子和技术至关重要。
  • 进展:建议逐渐增加强度和距离以防止受伤。

骑自行车

概述

骑自行车是一种低冲击的有氧运动,可以在室外或室内使用固定自行车进行。

好处

  • 关节友好:低冲击力可减少关节压力,适合有关节问题的人。
  • 心血管健康: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
  • 肌肉力量:增强下半身肌肉,包括股四头肌、腿筋和小腿。
  • 环境影响:户外骑行促进可持续交通。

注意事项

  • 安全:户外骑行需要注意交通和道路状况。
  • 设备:适当的自行车装配和维护对于防止不适和受伤非常重要。

游泳

概述

游泳是一种在水中进行的全身有氧运动,具有阻力和浮力。

好处

  • 全身锻炼:同时锻炼多个肌肉群。
  • 低影响:水的浮力可减轻关节和骨骼的压力,非常适合康复和关节炎患者。
  • 呼吸改善:增强肺​​活量和呼吸效率。
  • 卡路里燃烧:由于能量消耗高,对体重管理有效。

注意事项

  • 可访问性:需要进入游泳池。
  • 技术:正确的游泳技巧可以提高游泳效果并降低受伤风险。

有氧运动的研究证据

一项发表在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 研究表明,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显著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此外, 美国运动医学学院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以获得显著的健康益处。

  1. 无氧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短跑

无氧训练的定义

无氧运动是指短时间的剧烈活动,此时氧气需求超过供应,无需氧气即可产生能量。这种训练可以增强爆发力、力量和速度。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

概述

HIIT 包括重复进行短时间、高强度的无氧运动,然后进行强度较低的恢复期。

好处

  • 时间效率:与传统的耐力训练相比,在较短的锻炼时间内提供显着的健康益处。
  • 心血管改善:增强有氧和无氧健身水平。
  • 代谢率:通过运动后过量氧耗(EPOC)增加运动后的静息代谢率。
  • 减脂:有效减少体内脂肪,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HIIT 方案示例

  • 例子:30秒全力冲刺,然后60秒步行或慢跑,重复15-20分钟。

注意事项

  • 强度:需要付出最大的努力;可能不适合没有适当调节的初学者。
  • 恢复:充足的休息时间对于防止过度训练和受伤至关重要。

短跑

概述

短跑是指以最大速度短距离奔跑,通常距离为 100 至 400 米。

好处

  • 肌肉发育:构建快肌纤维,增强肌肉力量和力量。
  • 荷尔蒙反应:增加生长激素和睾酮等合成代谢激素。
  •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新陈代谢,帮助减少脂肪。

注意事项

  • 技术:正确的短跑技巧可以降低受伤风险并提高运动表现。
  • 热身:对于肌肉和关节进行高强度运动的准备至关重要。

无氧训练的研究证据

一项研究 生理学杂志 研究发现,尽管运动量较低,HIIT 仍能改善心血管和代谢健康指标,其效果与传统耐力训练类似。短跑训练已被证明可以提高运动表现,并促进肌肉肥大。

  1. 对心脏健康的益处:降低患病风险

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受各种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影响,包括:

  • 高血压
  • 高胆固醇
  • 肥胖
  • 缺乏运动
  • 吸烟
  • 糖尿病

心血管训练对心脏健康的影响

降低血压

  • 机制:运动可以改善动脉弹性并降低外周阻力。
  • 证据: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胆固醇管理

  • 对血脂的影响: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 结果:改善血脂状况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体重管理

  • 热量消耗:通过增加能量消耗来促进减肥和维持体重。
  • 腹部脂肪减少:对减少与心血管风险相关的内脏脂肪特别有效。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 机制:增强肌肉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血糖水平。
  • 益处:降低 2 型糖尿病的风险,这是心血管疾病 (CVD) 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增强内皮功能

  • 定义:内皮调节血管张力和血流。
  • 运动效果:改善内皮功能,促进血管扩张,减少炎症。

减少炎症

  • 慢性炎症:有助于CVD的发展。
  • 锻炼影响:降低 C 反应蛋白 (CRP) 等炎症标志物的水平。

心理益处

  • 减轻压力:锻炼可以降低皮质醇等压力荷尔蒙,减少心血管压力。
  • 改善情绪:改善与心脏健康相关的心理健康。

长寿和生活质量

  • 降低死亡率:活跃的人因心血管原因过早死亡的风险较低。
  • 功能容量:维持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独立性。

心血管训练指南

频率和持续时间

  • 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
  • 无氧运动:根据健身水平,每周进行 1-3 次 HIIT 或短跑训练。

强度等级

  • 中等强度:快走、轻骑车;活动时可以说话但不能唱歌。
  • 剧烈强度:跑步、快速骑自行车;不停下来喘口气就很难说出几个字。

进展

  • 逐渐增加:从较低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开始,随着体能的改善而逐渐增加。
  • 个性化: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健身目标定制计划。

安全考虑

  • 医疗许可:已有健康问题的个人在开始新的锻炼计划之前应咨询医疗保健专业人员。
  • 热身和放松:对于做好身体锻炼准备并降低受伤风险至关重要。
  • 补水和营养:充足的液体和营养摄入有助于提高运动表现和恢复。

关于心脏健康益处的研究证据

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 循环 研究表明,体力活动可以降低男性和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且不受其他风险因素的影响。此外, 哈佛校友健康研究 发现,较高水平的体力活动与较低的心血管死亡率相关。

心血管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在增强心脏健康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跑步、骑自行车和游泳等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促进整体健康。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和短跑等无氧训练方法则能高效地提升心血管健康和代谢功能。将规律的心血管训练融入日常生活,可以显著改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减轻心血管疾病的负担。

参考

注意:所有参考文献均来自信誉良好的来源,包括同行评审期刊、权威教科书和公认组织的官方指南,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这篇内容全面的文章深入探讨了心血管训练,重点介绍了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益处。通过整合循证信息和可靠来源,读者可以做出明智的决定,从而优化心血管健康并促进心脏健康。

  1. 世界卫生组织。(2021)。心血管疾病(CVD)。检索自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ardiovascular-diseases-(化学气相沉积)
  2. Garber, CE 等(2011)。美国运动医学学院立场。 运动医学与科学,43(7),1334–1359。
  3. Lee, DC, et al. (2011).跑步与全因死亡风险:越多越好吗? 运动医学与科学,43(12),2319–2325。
  4. Williams, PT (2013).6.2 年的前瞻性随访显示,跑步比步行减肥效果更佳。 运动医学与科学,45(4),706–713。
  5. Nikander, R. 等 (2010).针对骨质疏松症的针对性锻炼:优化终生骨骼强度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BMC医学,8,47。
  6. Mikkelsen, K., et al. (2017).运动与心理健康。 成熟,106,48–56。
  7. Frobell, RB, et al. (2008).通过 MRI 评估急性 ACL 损伤膝关节:第一年内关节液、骨髓病变和软骨的变化。 骨关节炎和软骨,16(3),282–288。
  8. Oja, P., et al. (2011).骑自行车的健康益处:系统评价。 斯堪的纳维亚运动医学与科学杂志,21(4),496–509。
  9. Aagaard, P., & Andersen, JL (2010).力量训练对顶级耐力运动员耐力的影响。 斯堪的纳维亚运动医学与科学杂志,20(补充2),39–47。
  10. Tanaka, H. (2009).游泳运动:水上运动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运动医学,39(5),377–387。
  11. Wang, TJ 等 (2007).水上运动对髋关节或膝关节骨关节炎成人患者的柔韧性、力量和有氧健身的影响。 《高级护理杂志》,57(2),141–152。
  12. Nualnim, N., et al. (2012).游泳训练对50岁以上成年人血压和血管功能的影响。 美国心脏病学杂志,109(7),1005–1010。
  13. Kodama, S. 等 (2009).心肺健康状况作为健康男性和女性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定量预测指标。 美国医学会杂志,301(19),2024-2035。
  14. 美国运动医学学院。(2018 年)。 ACSM 运动测试和处方指南 (第 10 版)。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15. McArdle, WD、Katch, FI 和 Katch, VL (2015)。 运动生理学:营养、能量和人体表现 (第 8 版)。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16. Gibala, MJ, & Little, JP (2010).短期冲刺间歇训练与传统耐力训练:人体骨骼肌和运动表现的初始适应性相似。 生理学杂志,575(3),901–911。
  17. Weston, KS、Wisløff, U. 和 Coombes, JS (2014).高强度间歇训练对生活方式诱发心脏代谢疾病患者的影响: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48(16),1227–1234。
  18. LaForgia, J., Withers, RT, & Gore, CJ (2006).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对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影响。 运动科学杂志,24(12),1247–1264。
  19. Boutcher, SH (2011).高强度间歇运动与减脂。 《肥胖杂志》,2011,868305。
  20. Ross, A., & Leveritt, M. (2001).短跑训练的长期代谢和骨骼肌适应性:对短跑训练和减量训练的影响。 运动医学,31(15),1063–1082。
  21. Kraemer, WJ, & Ratamess, NA (2005).激素对阻力运动和训练的反应和适应。 运动医学,35(4),339–361。
  22. Burgomaster, KA, et al. (2008).人类在低强度冲刺间歇训练和传统耐力训练后的运动过程中表现出相似的代谢适应性。 生理学杂志,586(1),151–160。
  23. Chtourou, H., & Souissi, N. (2012).一天中特定时间训练的效果:综述。 《力量与体能研究杂志》, 26(7), 1984-2005。
  24. 弗吉尼亚州科内利森和北美地区斯玛特 (2013)。运动训练对血压的影响: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2(1),e004473。
  25. Pescatello, LS 等(2004)。美国运动医学院立场。运动与高血压。 运动医学与科学,36(3),533–553。
  26. Leon, AS, & Sanchez, OA (2001).血脂对单独运动训练或与饮食干预相结合的反应。 运动医学与科学,33(6补充),S502–S515。
  27. Ross, R., & Janssen, I. (2007).体力活动、总体和局部肥胖:剂量反应考虑。 运动医学与科学,33(6补充),S521–S527。
  28. Colberg, SR, et al. (2010).运动与 2 型糖尿病。 运动医学与科学,42(12),2282–2303。
  29. Green, DJ 等 (2008).无症状人类的运动与血管适应。 实验生理学,93(2),157–164。
  30. Kasapis, C., & Thompson, PD (2005).体力活动对血清C反应蛋白和炎症标志物的影响:系统评价。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45(10),1563–1569。
  31. Hamer, M. (2012).心理社会压力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体力活动的作用。 心身医学,74(9),896–903。
  32. Li, J., et al. (2016).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 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健康杂志,13(2),1-15。
  33. Manson, JE 等 (2002).一项关于步行与剧烈运动在预防女性冠心病方面的前瞻性研究。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347(10),716–725。
  34. Lee, IM, & Paffenbarger, RS Jr. (2000).轻度、中度和高强度体力活动与长寿的关系:哈佛校友健康研究。 美国流行病学杂志,151(3),293–299。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返回顶部

返回博客